電 話:135-8498-4787
QQ:319603185
郵箱: cs@key-way.com
地址:蘇州市干將東路178號蘇州自主創新廣場3號樓301室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材料常見缺陷
老板:小王,我們要去重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了,你辛苦一下;
小王:老板,我平時負責財務工作的,而高新技術企業申請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涉及到稅收優惠問題,非同小可,還是聘請專業團隊吧;
老板:沒事的,沒你想象的那么復雜,材料你看著編編就好的;
小王:好吧,嗚……(很不情愿的語氣)
這種情況普遍存在于相當一部分企業中,那么高新技術企業材料準備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還要考慮這套材料會交給什么樣子的人評審呢?江蘇高新技術企業評審的人想要從材料中知道些什么呢?評審的人又會有什么樣子的反饋呢?蘇州智為銘略小編花了點力氣整理一下江蘇高企材料的評審專家的反饋和針對一些問題給出的建議,再次做基礎性的簡單分享:
1、部分企業研發項目不符合要求:
研發內容太簡單,技術水平層次太低,甚至不屬于重點支持技術領域。這一類型問題的產生也有可能是因為企業的申報人員不具備撰寫任何技術資料的能力,不能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充分展示出企業的技術創新性,而不屬于重點技術領域的問題也有可能是選錯領域導致的。總之,非常缺乏專業性,胡編亂造,生搬硬套,繼而被專家判定不屬于研發項目而剔除。
專家建議:對于本身企業內部研發項目管控混亂的企業在申報高新技術企業之前,應積*頻次性的開展研發項目的階段性梳理工作和研發項目備案工作,借助研發項目確認書一定程度上佐證自己研發項目的創新性和可行性。
2、在研究開發活動模塊,部分企業申報書中研發項目表中表述欠規范:
(1)設立項目的應表述:設立研發項目的產業技術發展背景、擬解決技術問題和瓶頸、擬實現技術目標;
(2)組織方式應表述:項目是通過自主獨立研發或者合作研發某項技術,解決哪些關鍵技術問題;核心技術應該表述:通過項目研發而掌握的技術方法、技術成果;
(3)創新點應表述:研發獲得的技術(產品)具體量化性能指標(部分企業的申報人員(財務兼職)對于自己企業的產品性能一無所知,且與技術部門缺乏配合,無從下手);
(4)階段性成果重點表述三個問題:研發獲得什么功能性產品(或技術)和專利、代表性客戶、市場占有率。
專家建議:企業內部加強研發活動的流程管理和文案整理,嚴格執行可行性論證(立項調研)、立項報告、研發記錄,結題報告等精細化管理工作。
3、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先進性表述欠缺:
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先進性說明僅闡述專利技術原理,未對該專利技術與同類、同行業相關技術進行比較,未對專利技術的效果作用進行說明,因此獲得評分較低。很多企業的申報人員是沒有能力解決如此專業性的問題的,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專家建議:開展專利申請工作前,制定專利申請方案,聘請專業的專利代理機構進行申報前的技術檢索和優勢對比并出具相關報告呈現專利的差異和對比優勢。
4、企業研發費用不符合項目特征和不匹配項目周期:
部分企業申報書中項目均為產品產業化項目時,那么按照這類研發項目周期規律,前期研發投入小,后期產業化投入大才符合正常的邏輯。但是申報書中特別是項目研發周期跨年的產業化項目前期投入大,后期產業化階段的投入反而小,偏離正常的研發活動開展規律。因此專家對此研發費用歸集的合理性存疑,對*終的判分產生嚴重的影響。另外就是部分企業項目研發實施周期與研發費用投入周期錯配。例如某項目研發周期是2014-2015年,但是2013-2015年均有大量的研發投入,導致該項目研發費用被專家否決剔除。
專家建議:財務人員在研發費用進行歸集時切勿為了歸集而歸集,所有費用發生時間要與項目周期匹配,還切記要符合項目的研發周期和研發的階段性特征進行歸集,避免產業化研發項目“頭重腳輕”。研發項目和研發費用逆推的企業不計其數,這類企業要特別謹慎。
5、研發費用構成比例不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
部分工業制造類企業的研發費中,人員人工占研發費用總額的比例過高,超過百分之六十,費用**額大。專家認為非軟件類企業人員人工費比例過高,研發費用歸集不合理。在這個問題上,小編要贅述幾點。不同技術領域的企業研發費用構成比例有其自身的特征,財務人員切勿循規蹈矩,研發費用的個性化隱性比例是存在的,摸清脈絡再做費用歸集。
專家建議:企業內部明確研發項目、參與研發人員、材料的領料憑證和具體去向等一系列細節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緩解該問題。但是少數企業會存在并非財務人員不專業而引起的研發費用歸集困難的問題,建議咨詢專業人士進行研發費用的規劃和調整。
6、部分企業上傳審計報告不被采信:
經過專家網絡報備系統查詢,審計報告披露的收入、總資產信息與報備信息存在出入,*終不被專家采信。這類企業類似于小編之前提到過的“黑夜螢火蟲企業”,對于財務數據的嚴謹性是超出很多企業財務人員的預料的。
專家建議:企業自身財務人員提高專業性和警惕性,提早做財務的規劃和允許范圍內的柔性調整,選擇和優質的會計師事務所合作,把出現問題的概率降到*低。
7、附件排版上傳影響審閱:
在研發活動模塊、成果轉化模塊上傳附件方面,部分申報企業名稱上傳不清晰、次序混亂、重要信息模糊。集成成為一個附件的上傳的,縱向和橫向頁面布局交錯。甚至部分企業沒有上傳附件。
專家建議:文案性的問題首先需要保持高標準嚴要求的態度,對于上傳的資料嚴格核查,及時調整。
[上一個產品: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系統填報雷區] [下一個產品:2025年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可能存在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