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 話:135-8498-4787
QQ:319603185
郵箱: cs@key-way.com
地址:蘇州市干將東路178號蘇州自主創新廣場3號樓301室
蘇州高新技術企業申請誤解
企業申請上市、掛牌新三板,總希望利潤高,所得稅少,有一種方法可以幫助實現:申請蘇州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稅收優惠。企業應該加強知識管理,增加研發投入,申請蘇州高新技術企業,但咨詢服務中,發現很多企業對高新企業不了解,誤解很多,常見包括:
一、等達到條件再申請
很多企業還在默默地努力,打算等到一旦條件具備了,立刻申請高新技術企業。企業的競爭對手現在也不夠條件,但是別人申請了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獎勵,在政府的扶持下,企業研發費用投入力度明顯加大,技術研究進度加快。
申請高新,可以先從申請享受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企業開始,先接受政府的孵化,申請高新會便捷很多。
二、只有制造企業才可以申請
說到高新技術企業,大多數人認為需要是制造型企業,工業企業。當得知某服務企業也屬于高新技術企業時,很多人不理解:這種沒有生產過程,只有服務性收入的企業怎么也能申請為高新企業呢?其實只要企業有好好的規劃專利,研發投入也很大,完全是有機會的。
三、只有工程技術才能申請專利
申請高新要看專利,一想到專利,很多人就認為一定是工程技術方面的專利,其實專利也可以是服務業務過程中的技術。例如:某公司從事人力資源測評業務,申請的專利包括“…人力資源測評方法”,這是一種服務方法,也可以申請專利。
四、沒有專利不能申請高新技術企業
申請高新,首先得有專利。如果企業有軟件著作權、生物新品種,這些也可以作為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依據。因此,凡是產品基于某些軟件系統,而系統又屬于自行開發的,或者企業是基于系統平臺對外服務,系統有著作權的企業都可以申請高新技術企業。
五、研發費用比例難以達到
很多企業被研發費用比例要求攔在了高新之外。首先,高新認定的研發費用范圍比較廣,包括直接研發發生的支出,也包括了間接支持研發發生的費用,企業不要混淆了認定高新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范圍。其次,從2016年起,新的認定規定研發費用比例降低了。
六、投入研發費用太多不劃算
有一個奇談怪論:投入高額研發,申請了高新,降低了10%的企業所得稅,不劃算。投入研發是一種資本支出,為企業未來發展提供技術儲備,提供企業未來的競爭力,與日常的消耗支出完全不同。降低企業所得稅是切實減少現金支出,減少所得稅支出,增加凈利潤。如果研發開發成功,競爭力提升,還可以降低所得稅。
相關文章:
[上一個產品:2018年蘇州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再創新高] [下一個產品:2025年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可能存在的變化]